中房报·评论
A+
听听批评的声音,对企业发展有好处

2020-01-11 15:47


1月6日,碧桂园发布了2019年销售业绩,至此,四大头部房企碧桂园、万科、恒大、融创悉数交出2019年超高成绩单,均超5000亿元以上。融创是首次突破5000亿元规模,也是首次晋级四强。

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荣耀,也是住房消费市场足够大的结果,值得喜悦的是,这些房企的成绩是在动荡的2019年所取得,在四大5000亿元销售额房企的后面,还跟着二十余家千亿级房企。

持续的跨越,对四大头部房企和其他千亿房企而言,已经不是大难题,但风险并非没有。摆在它们面前的有更多难以预料的挑战,例如政策导向的转变、宏观经济的走势、行业前进的方向以及它们自身产品、运营体系在发展中的局限。每一家房企都时刻面对着这些挑战。

除了上述这些挑战,未来,房企面对的一个更加棘手的挑战是,公共舆论的爆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国内现有的社会环境之下,企业发生的各种不好的事件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引发连环风波。例如恒大收购来的武汉一个项目,工地开年就发生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就让舆论聚焦;碧桂园一名员工,匿名在内部智酷论坛写了一篇《公司业绩又是行业第一,留给员工的却是一地鸡毛》文章,立刻引爆舆论;融创在一些城市也冒出游泳池变景观泳池等问题;万科在产品上遭遇业主维权还余波未了。列举指出这些事例,并不是要做讨伐。这是一个行业整体遇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还难以避免的事情。

假如房企和行业都忽略并漠视它的存在,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正确的选择是无论我们面对怎样残酷的现实,都需要保持绝对的理性力和同理心。因为只有理性力和同理心,才能帮助我们直达问题的本源,了解它的本来面目,从而有助于以更加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和解决问题。

我们发现,当前不止房地产企业,所有的中国企业,都面临一个共性问题——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周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如何保持持续和快速增长?企业都有意识把目光放到管理的变革上,尤其是那些业已被证明有效的新兴管理体系。多年前,万科和绿城专门批量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日本学习,其实就是学习日本企业的“精益制造”(Lean Prodnc-tior),这么做一方面是求品质,一方面是向管理要效率和效益。这三四年,国家在大力推进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房地产领域也推行装配式建筑发展,这实际上也是“精益制造”,“精益制造”距离大部分的中国房企,还是很遥远。以产品来说,我们发现,房企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大多采取的都是事后补救的方法。企业很少会深思,要在寻找问题根源,以及强化过程质量控制上做到极致。这恰恰与房企要追求的精益思想相违背。

我们也发现,在规模发展阶段,房企崇尚用金钱凝聚员工,这一点没有错,但世界级企业在金钱凝聚同时很崇尚用文化凝聚员工,唯金钱欲望驱动往往在取得高业绩之余损害了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如房企推行的项目层面的合伙人制,就值得考问,在追逐利益最大化面前,参与者宁愿突破底线减配降质节约成本。市场上也有一些房企利用消费者的幼稚和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产品,但那些世界级企业则是在促进消费者的成熟。

而当房企察觉到舆论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又常常让品牌部门和公关公司想方设法把“故事讲好”。问题是,倘若你认为只要解释清楚你的“立场”,公众就会拥抱你,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把时间耗费在公关,而不去听听批评的声音,并且以问题为导向真正提升公司,根本无法赢得消费者的芳心,更无法说服舆论。

(此文刊于中国房地产报1月13日01版 责任编辑 何可信 武爽)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企业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