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ZFB一线
A+
塞罕坝林务人张向忠:扎根深山37年,绿色生态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中国房地产网

2021-11-22 18:05

本期嘉宾:张向忠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向忠,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此前他长期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技术副场长。1984年分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从事技术工作算起,他已经扎根深山37个年头。随着一项项技术难题被攻克,如今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在张向忠看来,无数林务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靠的是薪火相传的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高拯坤/发自河北塞罕坝

蓝天白云,高山连绵,每年金秋十月是塞罕坝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

这里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景色,也有讲不完的好故事。

“当年不敢想,也想不到塞罕坝会有今天的样子。”张向忠略显郑重地说:“是几代人的拼搏奋斗才造就了如今的百万亩林海。”

今年58岁的张向忠,现在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此前他长期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技术副场长。从1984年分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从事技术工作算起,他已经扎根深山37个年头。随着一项项技术难题被攻克,如今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金秋十月,塞罕坝迎来了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

10月12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程前往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约访张向忠。在他的口中,那些过去经历的艰苦、寂寞岁月都变得无比平凡,他只是接力老一代林务人的事业,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采访间隙,办公桌前的张向忠点开了电脑里的一个文件夹,里面存储着大量的塞罕坝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照片。这些留在镜头里的缩影,仿佛跨越了岁月长河,与张向忠记忆交织重叠。在这位头发花白老人的回忆声中,过去的一切仿佛才刚刚发生。

那些没经历过的苦

今年58岁的张向忠把人生中最宝贵最青春的37年时间留在了塞罕坝,绿色生态是他一辈子的事业。中房报记者刘洋/摄

“有树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选择躲避寒冷,就是向困难低头。”

2018年,随着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热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以及无数林务人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的奋斗故事。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在历史上,塞罕坝森林茂密、水草丰沛,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还传颂着木兰秋狝的历史传奇。到了近代,由于过度垦殖,塞罕坝荒漠化严重。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建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塞罕坝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现如今,从承德出发,经围场县城,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高速公路上,历史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在机械林场周围百余公里的范围内,放眼望去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不时有鸟儿飞过天际。

驱车行程几个小时之后,就到达了机械林场总场所在地。这是一处被群山环绕的小镇,不仅有林场办公楼,还建设起不少住宅楼,宾馆及饭店。

此次采访的地点,就在张向忠位于场部的办公室内。屋子很小,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张小沙发,一排储物柜,还有一盆绿植一个简易洗手架,空间紧凑到摄像机都无处摆放。初见张向忠,虽然他已身处领导岗位,但看上去给人一种邻家老伯的感觉,偏瘦,偏黑。可能是常年行走深山的缘故。

坐在椅子上的张向忠,神色淡然,娓娓道来地讲起了过往的那些事。在他心中,如今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和那些一望无际的人工林,虽然每天看在眼里,但却有几分梦幻的滋味。“当年知道林场会越来越好,但是想不到会有现在这么好!”

37年的林业生涯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却是张向忠最美好的大半生。1984年,21岁的张向忠刚刚大学毕业,在那个工作靠分配,身上背指标的年代,林学专业毕业的张向忠被分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从事技术工作。机械林场隶属河北省林业厅,这份“铁饭碗”一般的工作让他倍感踏实。

08.png

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满怀青春激情,奔赴塞罕坝,与原有3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大幕。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

09.png

早期的塞罕坝林场,创业者边生产边建设,无处栖身就搭窝棚、拉帐篷、挖地窨子、住仓库、车库、马棚。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

怀揣着对绿色事业热爱的张向忠,一到林场就感觉到心“哇凉”。“这哪像是个国营林场啊?基础设施条件要比很多农村还要差,最好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看电视都是一种奢求。”张向忠回忆说,那时的创业者们边生产,边建设,无处栖身就搭窝棚,拉帐篷,挖地窨子,住仓库、马棚、粮仓,只求个遮风挡雨。

没有食堂,职工们就在院子里支个棚子,架上几口大锅,露天吃饭;没有水井,就挑泉水、化雪水;没有副食,就吃盐水煮莜麦粒,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

相比条件略好的场部,在基层的日子更苦。每年的造林季节,由于作业区域离驻地远,林场职工吃住必须在山上,窝棚里阴冷潮湿,昼夜温差还大。那个时候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夜间场领导和党员干部总是睡在窝棚的最外面,把最冷、条件最差的地方留给自己。

在当时的工作中,张向忠每天要跟随老职工一起进入深山,开展造林、抚育间伐、森林防火等工作。目睹着老一辈人守护下来的森林资源,感受着林场职工朴素而敬业的吃苦耐劳精神,渐渐地,张向忠对林业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心中那份淡去的热情被重新燃起。

从毛头小伙到专业干部的蜕变

10.jpg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号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变。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

“条件那么艰苦,有很多迷茫和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是耳濡目染老一辈林务人的作风,慢慢地也就坚定了干好林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他们那一代人比我们吃得苦还要更多,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张向忠说,第一代林务人始终是他学习的榜样,特别是他们身上那股艰苦创业的干劲。

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伴随着一棵棵树苗扎根在塞罕坝,迎着风茁壮成长。从青葱岁月到中年,张向忠频繁地穿梭在塞罕坝的山林间,奋战在林业工作一线,坚持生产技术指导和科研攻关不止。

张向忠说,当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研究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苗的经验。这里无霜期短,不到60天,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建场初期,塞罕坝引进国外机械造林技术,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机械造林并不完全适用于塞罕坝地区。

“塞罕坝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科技兴林的过程,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那个问题。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拥有自己的经验。”张向忠说。

11.jpg

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水草丰沛,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

在塞罕坝,樟子松是第二大树种。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塞罕坝是没有樟子松的,虽然樟子松耐寒、耐旱、耐瘠薄,但是建厂后塞罕坝试验引进的樟子松由于缺乏护树防风这项技术措施,春季栽完树,活不过一冬。

“最终怎么解决呢?其实就是通过埋头防风的办法解决了,这种方法看上去科技含量不高,但却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靠林务人一次次实践与思考实现的,也是塞罕坝精神的体现。”张向忠说到。

在营林生产设计上,张向忠还解决了罗盘仪导线测量对中误差问题,提高了罗盘仪导线测量闭合差的精度,快速准确,使工效提高了30%;他还在国内首创对消耗蓄积与产材量用林分平均断面积修正的方法,解决了采伐标准地与林分平均胸径存在差异影响作业设计精度问题,使得调查精度提高5%。

在他的带领下,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高规格整地、选用良种壮苗、应用薄膜覆盖、客土、施基肥等技术措施,创造了不整地等行距不等株距造林方法,解决了石质山区造林绿化成活率低的难题,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创造了石质山区造林绿化新模式。

针对塞罕坝大面积同龄人工纯林的情况,张向忠提出并实施了从自然保护、经营利用和观赏游憩三大功能一体化经营出发,采取多措施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全面发挥人工林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能,逐步使塞罕坝林分形成幼、中、近、成林呈近正态分布的合理森林空间结构和树种组成结构的塞罕坝森林经营思路和措施。实现了资源培育由以数量扩张为主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经营模式由注重短轮伐期的纯林经营,向长中短结合、营造混交林转变;经营目标由培育中小径木材为主,向培育中小径材与培育大径材、培育绿化苗木并重转变。

到了近几年,在张向忠的带领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加快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插旗”方式,在首次飞机防治森林有害生物工作中,成功地应用了GPS导航新技术。此举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并且避免了重喷和漏喷,保证了飞防效果。

回忆起过去的37年时间,张向忠嘴里没有华丽的词藻,都是一些朴实的讲述,神态庄重但言语略显轻松。张向忠说:“当初条件确实很差,但是大家都坚持下来,也做出了一番成绩。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在林场上干点事业,与林场共同成长发展,由一名学生逐渐成长为专业技术干部,这是我最做得最有成就感的事,对自己的事业也比较满意。”

对专业技术的钻研,使张向忠看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他表示:“国家现在弘扬工匠精神,我觉得这种精神能够带动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而言,工匠精神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基础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得更好。”

薪火相传的时代精神

12.png

数十年时间,荒原变林海,塞罕坝为何能够惊艳全世界?张向忠认为,靠的就是无数林务人薪火相传的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中房报记者刘洋/摄

在采访中,张向忠最感慨的还是塞罕坝如今的巨变。“大家都知道,林业的发展会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这也是当时机械林场的目标之一。但是真的不敢想象塞罕坝现在不仅引起国家的关注,更聚焦着世界的目光。”

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在此前的2017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还曾荣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塞罕坝机械林场也早已涅盘重生。

截至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有林面积从1962年建场时的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不包含未成林的10余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是名副其实的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无数林务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靠的是什么?在张向忠看来,靠的就是薪火相传的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刚到林场的时候,当时的林场场长就带着我们所有的基层技术人员,去山里徒步考察了两天。这是我毕业之后走过最长的路,100多公里,累得不行。”张向忠说,这次行程,对个人而言是一份锻炼,但是对塞罕坝而言是老一代林务人向新一代林务人传授艰苦创业与实干作风,还有工作方法的旅程。几乎从这个时候开始,塞罕坝精神逐渐凝聚成一束光,在一代代林务人之间传承与延续。

“无论是林场职工还是整个林场,都充满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因为林场绿色发展带给自身的效益远远没有带给社会的效益大。”张向忠说,塞罕坝精神核心就是艰苦创业,它包含很多内涵,不能说林场条件好了就不坚持了,条件越好越应该坚持这种精神。

“塞罕坝精神该怎么传承?我觉得这种传承是一代一代人之间的传承,这种精神可能不那么具象,可能既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传承,也是一种工作方式的传承,现在这种传承已经深入到了林场的每一个角落。”张向忠举例说,比如建场初期的时候,机械林场实行生产严查制度,直到现在这项制度依然保留着,每年通过严查,使各个单位取长补短不断提升。

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造就了辉煌的塞罕坝。张向忠欣喜的发现,塞罕坝林场条件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最近几年林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高,人才储备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57岁的张向忠还一心系着塞罕坝的发展,他还想像年轻时那样,多去山里走一走,看一看,但林区的艰苦生活已经在张向忠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冲锋在一线了。他很坦诚地说,“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有关节炎、胃病、糖尿病和脑血栓。”

虽然舍不得放下技术工作,但是从去年开始林场考虑到张向忠的身体状况,安排他逐渐脱离技术岗位,开始负责林场的党务工作。“我喜欢搞技术,从大学毕业到林场开始就一直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对山上的林业状况最熟悉。但是身体确实不允许这么拼了。做党务工作也好,对我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需要从头学习。”

再过一年半的时间,张向忠就到了退休年纪。对于退休后的生活,张向忠打算回到围场县城居住,他喜欢摄影,准备多拍一点塞罕坝的美景,他还希望多锻炼身体,没事的时候去山上多看一看,为林业发展再出一份力。

他希望,社会能够更多的关注林业(林场)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更多的支持林业(林场)发展。例如,林场取得的生态效益很高,但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钱袋子其实还是很紧张的。现在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希望有关政策能够尽快落实,给林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

“青年人是国家希望,也是塞罕坝的未来,青年应该更好地传承塞罕坝精神,把老一代的创业成果发扬光大,这也是我最大的愿望和希望。”张向忠表示。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塞罕坝林务人张向忠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